大场

招商网

大场招商网  >  大场招商动态  >  【元旦特刊】辛庄历史什么样——《辛庄溯源》大揭秘(王洪刚讲述辛庄故事3)

【元旦特刊】辛庄历史什么样——《辛庄溯源》大揭秘(王洪刚讲述辛庄故事3)

| 招商动态 |1945-08-15

王洪刚讲述(3).mp3

王洪刚讲述(3).mp3

三、产业兴起

经济初始,先民主要以简单的渔猎、耕作维持生计,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员的增加,及社会各种需求的出现,先民原有的生存方式逐渐衰微,新的生活、生产方式应时产生,促进了产业兴起。

(一)农业

辛庄地区属沧海桑田的退海之地,曾是黄河和海河的入海口,又处在京杭大运河下的“九河下梢”。水是黄河水,又因来自南运河,人们习惯上称其为“御河水”。水质优良又含有丰富的有机质,土质是海底沉积物和随黄河水经冲刷黄土高原淤积而成的平原。又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,四季分明,日照较长,适合农业的种植。但在远古时期,因地势低洼土地盐碱,到处都是河间洼地或湖泊沼泽,只能生长些蓬蒿,黄蓿,芦苇等耐碱的野生植物。早年先民们生存条件艰苦,垦荒耕田只能选择较高的零星地块种一些高粱、麦子、玉米、薯类等,产量很低。大片土地荒芜,芦苇丛生,先民们还要靠捕鱼摸虾维持生计。

后来战乱蔓延到津沽大地,特别是北宋时期,宋辽对峙以海河为界(史称界河),戍边屯田成为建设国防的良策,至此朝廷官吏就蒙发了对海河沿岸的农业开发,北宋淳化四年(公元993年),何承矩任雄州制置河北(海河以北)延边屯田史,主持屯田戍边事宜。端拱二年(公元989年),他在海河南岸一线设置了许多“寨”和“堡”等军事据点,其中当时就有坐落在白塘口附近的“港沽寨”(今双港)、“三女寨”(今后三合)。何承矩根据津沽平原水源充沛,地势低洼的特点,调动18000名官兵在海河沿岸挖河开荒,进行水稻种植实验。元朝以后朝廷派官兵继续在津沽一带屯田种稻,但因种植方法不能适应当地气候,水土环境,所以虽然开荒不少,但水稻种植效果不佳,几兴几废。因此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适宜津沽一带水稻种植的好方法。直到明朝万历二十六年(公元1598年),朝廷任命江应蛟以右佥都史代镇天津巡抚屯兵驻防、保卫边疆。天津巡抚汪应蛟带领随从亲自到白塘口,葛沽一带实地考察,并根据津沽地区的水土,气候等特点,结合南方水稻耕种方法,创造了围田耕种水稻的方法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公元1600年),汪应蛟令驻防兵丁2300余人进驻葛沽,白塘口等地屯垦。他自己带头捐俸,买耕牛,办农具,筑堤围田防涝,穿渠灌水洗碱,治理盐碱地,开田种植水稻,汪应蛟率领军民第一期在葛沽,白塘口建围二处,垦田5000余亩,其中水田2000亩,当年每亩收粮四、五石;旱田3000亩,薯豆杂粮也获丰收,每亩收粮一、二石。此后,又陆续开发了东泥沽、西泥沽、盘沽、吴家嘴、辛庄、双港、何家圈、官庄等处稻田。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,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(公元1613年——1621年)先后四次来天津致力于垦田种稻。使辛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。明朝万历年间,筑堤围田种植水稻的原址,在白塘口村西与双港镇海河湾村的交界处,因是天津巡抚汪应蛟亲自带兵屯田种稻,此地故有“大营”之称,至今百姓们将此处仍俗称“大营”。由此可见辛庄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,在津南一带是最早的地区之一。

“大营”遗址

经济明朝天启二年(公元1622年),太常少卿董应举亲自到何家圈,双港,白塘口,辛庄,葛沽等地考察,并上奏大明皇帝获准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,在津沽一带围田种稻。此后,明朝名臣卢欢象、左光斗等人也先后在此经营屯田种植水稻。

清朝雍正七年(公元1729年),天津营田局首领陈仪在津沽一带建营田十围,总面积是明代“十字围”的4倍。其中就建有“白塘口围和辛庄围”“白塘口围”开垦稻田面积达 6939 亩(其中官营田为6467亩,自营田472 亩),“辛庄围”开垦稻田面积达6221亩(其中官营田为6162亩,自营田59亩),在当时辛庄地区所建两个围的开垦稻田面积合计达到13160 亩,使水稻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。古代诗人为赞美围荒造田种植水稻的壮观场景,写了许多有关“十字围”的诗句,如天津诗人姚承丰(公元1801年——1871年)写的《十字围》

十字围,获早稻,车戽①声中波浩浩。

七十二沽云水乡,半是捕鱼半插秧。

汪司农,蓝总戎,能以人力夺天工。

二千余亩分田界,葛沽以北白塘东。

秋声红莲稻花吐,直使斥卤成膏土。

吁嗟乎,十字围,非小补。

清光绪二年(1876年)开始,淮军将领周盛传在津沽地区屯田,大兴水利建设,在开挖马厂减河后,又继挖了白塘口村南的卫津河,赤龙河等多条河道及沟渠,并在津沽地区建桥闸50余座,其中就包括白塘口村的大石闸,因此闸坐落在白塘口村西,所以百姓们俗称“大闸西”。至今古迹尤存。水利建设的

————

逐步完善,增强了辛庄地区蓄水排涝的能力,并使淡水、碱水分开,进一步促进了本地区农业的发展。

“大闸西”遗址

在民国时期,辛庄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,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,打工维持生活。日本侵华战争时期,日军强行霸占耕地,发展水稻种植。在白塘口界内建立了“北洋第二农场”,“兴华第二农场”,“兴华第三农场”,在高庄子界内建立了“利农公司”,在新桥界内建立了“新桥农场”等。这些农场和公司全部归属于日军的“华北垦业公司”和“米谷统治协会”经营。日军投降后大部分土地又回到了少数富人的手里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辛庄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。

(二)工业

辛庄地区在解放以前基本上没有规模较大的工业,只有一些小作坊式的手工业,如铁匠铺,木匠铺,绱鞋铺,磨坊,豆腐坊,染坊,裁缝店,烧锅,酱醋园等等,这些小作坊式的手工业,生产规模都比较小,而且产品单一,技术含量也不太高,以自产自销形式为主。如铁匠铺主要生产农具及牲口身上配带的马具,或其它铁器;木匠铺主要制作死人用的棺材,牲口拉的大车,人推(拉)的小车,农田浇地用的水车,及家具;磨坊主要加工农副产品,把各种谷物磨成面粉;豆腐坊主要制作各种豆制品;烧锅就是酿酒;染坊就是染各种颜色的布等。各式各样的小作坊式的手工业,生产的产品或所搞的加工都与广大人民的生产,生活息息相关,紧密相连,是当时农村中不可缺少的产业。因此各种小作坊式的手工业在辛庄地区各村都比较普遍。仅以几个村庄为例,如白塘口村刘家的豆腐坊、闫家“同发號”的酱醋园、还有烧锅酿酒坊;前辛庄常发祥家木匠铺、李连兴家木匠铺、马悦禄家木匠铺、王五爷家木匠铺、王承恩家“恩义成”磨坊;张家嘴张世棨家“德源號”米面油坊带烧锅、张德庆家豆腐坊、张洪顺家木匠铺;高庄子周家豆腐坊、孙家糖坊、制作各种块糖、魏永生手工土法自做冰棍、高家染坊、高家木匠铺、刘连山家木匠铺、翟金祥家煤球作坊、李文熙家煤球作坊、李之绪家自行车修理铺、杜秉瑞绱鞋铺、张连生绱鞋铺、韩克林绱鞋铺、裴家卷烟作坊、毛巨仁家扎纸坊及多家裁缝店等。这些作坊店铺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,进而也活跃了农村经济,为一部分有技术特长的人提供了就业及增加收入的渠道。

1935年,高庄子李德清创建的“利农垦种公司”下设铁工厂和利用造纸厂,这两个工厂都以德国西门子发电机组发电,以电为动力进行生产。这在当时郊县厂家中是很少见的。铁工厂雇有20余名工人,专门制做农田灌溉机械和土枪土炮,并敢想敢干大胆制造汽车,虽有优秀技师指导,但由于技术、设备条件所限,所造汽车只能形成动力,而未能顺利行驶。利用造纸厂利用自己本地出产的稻草,废物利用,生产出红、绿、黄色的纸张及卫生纸,专供各学校多用以印刷文件,装订本册及商店亦用其包装等。日本侵华期间两个工厂都被日军强行占有,并扩大生产规模及提高产品质量。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后,工厂的机器设备被当地民众抢光,厂房也遭到了破坏,从此这两个工厂已不复存在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辛庄地区的工业规模不断扩大,逐步得到较快发展。

(三)商业

在明清民国时期,辛庄地区曾是津沽一带重要的水旱码头,因辛庄地处老海河“U”字形河道转弯处左右两岸,老海河穿越辛庄界内十余公里。辛庄又是海大道(现津沽路)的必经之处,地理位置非常优越。历史上是集航,水,陆运输的重镇,也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。尤其在清末民初时期,辛庄地区最大最古老的村庄白塘口街景热闹繁华,店铺林立,门脸经营,小商小贩更是鳞次栉比。同时出现了四周邻村及外地人来白塘口赶大集的热闹场面,进而成就了白塘口的大村地位。据天津县志记载,民国19年(公元1930年),白塘口建镇。这足以证明白塘口村的各业发展,村庄建设,人文环境等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。在这个时期,白塘口村的集市商贸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,每逢农历三、六、九为白塘口村大集之日,除当地的民众前来赶集购物外,还吸引了静海、青县、盐山等地的民众到此赶集,南来北往的货物交易,有力地促进了白塘口村商业的兴旺发展,在村内主要街道(原海大道)两侧形成了一条热闹繁华的商业街,并呈现出城镇化的格局。生意兴隆的“成兴楼”、“德胜和”、“富发成號”、“昆和號”、“宝元永號”等本地著名商号,他们经营米面杂粮、布匹、百货等各种民用商品,风味小吃应有尽有。更值得至今让一些老年人留恋的风味小吃别有声誉,如刘姓“广发號”的酱(肉)货、小摊煎饼果子刘,借助漕运上的便利,还远销至北京、东三省、港澳等地而名噪一时。刘家豆腐坊的豆浆、穆家牛羊肉、羊杂碎更是让人叫绝入耳。许家果子铺的果子、李顺亮家的切糕、更是独具特色。商贩门脸刘宝善、胡喜元、孟连弟等商点小卖部的经营更是昼夜不停。村西老何家的水铺、村东老卞家的水铺,向全村供销开水日夜不断。理发店、修鞋铺、裁缝铺等更为人们提供方便。白塘口村的“洗澡堂子”开四周邻村之先河,成为当时的首创。这些街面的繁华,又有村内“关帝庙”和“圆通观”庙会的喧嚣,香火的旺盛,在本村“同乐高跷老会”的助兴下,使白塘口呈现出盎然的勃勃生机。据民间传说,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路过白塘口码头,被白塘口的繁华景象所感动,便顺口而称:“繁华兴旺白塘口,热热闹闹咸水沽”。

解放前辛庄地区其他村的商业发展也很兴旺,如高庄子蒋氏家族早在清朝末年开办的饭店——德庆馆远近闻名,菜品齐全,风味独特,物美价廉。本村及附近各村有钱大户,家里举办婚庆寿宴,招待宾客,常到德庆馆订餐。村内康家、李宝聚、王维甫、李松庆四家的果子铺各居一方,更是方便人们的生活。张永安家的糖堆,米粽子,梁九爷家的糖堆、孙树忠家的油炸小麻花、糕点更是别有风味,很受百姓的欢迎。梁绍绪家的杂货铺、翟玉楼家的杂货铺(兼出租丧事用品,旗,锣,伞,扇等)、张德奎家的百货铺、曹尚俊家的线铺、魏瑞山家的药铺等,商铺货物齐全,黑白营业,方便百姓。罗金山家的花轿租赁更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氛围和隆重场面。谢家张家两处的水铺各坐落在村内前后台,供应百姓饮用开水。李文荣,二龙,王洪恩,三家的理发所手艺娴熟,顾客盈门。1938年村内又修建了洗澡堂子,更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卫生条件。前辛庄张悦清、李景云、李国林、王振华,四家的杂货铺,马润亭、王承恩两家的粮行;田书楼家的果子铺(兼水铺);孙志清家的理发店(兼洗澡堂子)、张巨和家的理发店及裴家祥、张干清、杨凤田、刘玉山四家的水铺。上郭庄杜印波家的“文德厚”粮行、尹宝弟家的杂货铺、李德玉家的水铺。张家嘴村傅宝连家的“宝聚兴”粮行、李世棻家的“兴源义”粮行、张兆曾家的“后柜”粮行、张世棨家的“德源號”粮行、李山家的果子、缸炉烧饼、张兰子家的荤素包子、戗面馒头、老王家的煎焖子、“连发號”的布匹绸缎店、“和记號”的杂货店、张全文家的药房、马瘸子家的理发店等等。各村的门脸店铺,粮行百货及白塘口村的集市贸易,促进了辛庄地区的商业发展,并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方便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实行计划经济,在农村中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和粮店,原来各村的个体商贩,门脸店铺都进了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,其个体商贩改行从事农业生产。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,为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多种经营,增加农民收入,各村个体的小卖部,超市,饭店等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。而且辛庄一带津沽路两侧,各种字号的饭店、酒店沿街林立,形成餐饮一条街的兴旺热闹场面。尤其是2009年以来,辛庄镇各村陆续进行了土地整合,更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,进而也促进了大型商业的快速发展。2014年,辛庄镇先后引进新濠广场,新业广场,深特广场,兆恒广场,赢聚广场,五个大型商业项目,总投资达77亿,总占地面积719 亩,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。5个商业项目建成后,将形成集大型购物广场、主题商业街、生活主力超市、休闲娱乐中心、商务办公为核心的商业商务区,使辛庄的镇域优势和投资环境得到更大的提升。

(四)漕运

辛庄镇地处海河的中下游,老海河流经界内近十公里,曾是海河东流入海的必经之地,全镇20个村,除南五村之外,所有15个村都坐落在老海河的两岸。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,辛庄地区漕运兴旺,那时的白塘口是津沽地区的重要漕运码头之一(现村中仍有遗迹,俗称“桥口”),是南来北往货物贸易的集散地,每天舟船车辑,樯桅林立,出入停泊,人攘熙熙,促进了辛庄地区的繁华,所以外地人在此驻足定居,落户就业,使辛庄地区闻名遐迩,与之带来了不同的文化,受其影响,辛庄地区的人又有兼蓄包容的性格,为人忠厚,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。使辛庄镇域内的部分村及漕运大户在东三省,京津冀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。

华北平原的大清河,子牙河,南运河,北运河,永定河相汇一起,通过海河干流注入渤海。因而,辛庄地区依托海河干流连接内河与海域,相通各地,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,海河沿岸一些有钱财的大户相继养起大船,搞起了漕运,而且逐渐发展,水上运输也由内河发展到海上,长途贩运货物,做起了海运生意,繁荣了辛庄一带的商业经济。据高庄子李氏族谱记载,早在明朝崇祯二年(公元1629年),李氏八世祖,李国祯,李国祥,李国祚三兄弟因船运和经商而富,聚集若干银两,在高庄子村西修建了慈云寺。庙宇大殿正中塑南海观世音菩萨,其右塑关云长,其左塑药王孙思邈,殿内高空悬吊一只长150公分,宽60公分的海船模型, 以示菩萨保佑李家海上船只的安全。直到清朝咸丰年间,李氏家族十六世祖李始萃,即高庄子李氏私立小学堂创始人李德清的父亲,仍以漕运业为主,经过祖祖辈辈200多年的漕运发展,其运输规模不断扩大,在津南一带成为著名的养船大户,而且由漕运业发展到农工商贸多种经营。到解放前夕,李氏家族“忠厚堂”的产业遍布城乡各地。在高庄子有土地2800 亩,创建了“利农垦种公司”,下设“利用造纸厂”、“铁工厂”和“畜牧场”。另外在小站,咸水沽,闫家圈等地拥有近万亩稻田。李家的房产,买卖也很多,其房产分布很广,除在高庄子有砖木结构的楼房一所和近百间高大瓦房外,在市内北马路万寿宫、户部街、南市九恒里、九成里、敦睦里、吉庆里、丹桂后拥有大批房产,万寿宫胡同内的全部商店都是李家的。在市内有染坊、文具店、钱庄。并与德国人在北京合营“德华银行”,李始萃的长子李德清任经理。在市内还开设了粮行,建立了吉庆公司等。由漕运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。

早年海下,即津南区沿老海河两岸由双港至葛沽各村,除从事农业生产之外,当地居民还多已经商和船运为生。其中辛庄地区的居民就有六多的特点,即:一、下关东撑船、拉纤的多;二、卖短工、打八叉的多;三、做小买卖的多;四、学买卖当店员的多;五、租地种的多;六、外来户多。漕运是当时农村中的一项主业,富人养船为发家致富,穷人撑船为养家糊口。海下的大批劳动力随海上运输的发展而向外省市流动,昔日辛庄地区的人下关东,主要目的地是营口和沙河子(今丹东),运输贩卖粮食,木材,杂货等。有的农民为了谋生去丹东出卖劳动力,拉尖船(拉纤),从丹东市用绳拉尖船装货物,运到鸭绿江上游毛山,有的人当伐木工人,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,有的遇到天灾人祸,就命丧黄泉,常眠在他乡。

在清朝后期,辛庄地区养船的大户较多,如前辛庄村周家的大海船,船名为“大新船,”编号为“天字112号”;白塘口村李氏家族的李茂、李盛、李荣、李刚、李春五兄弟合伙养海船搞漕运;高庄子村的曹学桐家养船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,据说为他家撑船的船工就有上百人;张家嘴村的张宝林家从祖上就开始养大海船,他爷爷养的船名叫“木头渣”,他养的船名叫“大篮子”;还有上郭庄村的鸭子王(实名不详)家养的大海船等。这些养船的大户均是五桅杆的大海船,几丈高的桅杆,遮日的蓬帆很有气势,船体中间有一个大桅,前头和后面各有两个小桅,蓬帆上面有横杆 26根,每条船的载重量一般在150-200吨左右。另外各村养河船,即:“漕船”、“帮摇”搞内河运输的船户就更多了。每条船根据载重量和运输远近,雇用一定的人数,河船一般3-5人,海船一般10- 20人。船上人员根据分工的不同设有家长,揽头,先生和撑船人。养海船户每年出海的时间都要过了农历二月十九,即观音菩萨的生日;因此时之前经常闹天气,启船前要张灯结彩,敲锣打鼓,吹奏乐曲,燃放鞭炮,船家还有奉祀海神天后圣母,有的叩拜马师父(马开山),好保佑船家一路平安。当海船安然返回时也要举行这般礼仪。另外这些养船大户都开设了粮行,货栈,他们把东北的玉米、高粱、大豆,南方的特产运到本地及天津,有时也把本地的稻谷、蔬菜、天津的货物运往南北,运输货物往北远抵东北营口、沙河子(今丹东),往南运及徐州、浙江一带。

漕运业至清末民初,由于有外敌入侵,政局动荡不安及河道变迁而日渐萧条。清光绪29年(公元1903年8月动工)至光绪30年(公元1904年5月竣工),海河第三段裁弯取直由李楼至邢庄子,使10667米弯长的河道变为3536米,缩短航道7131 米,其绝大部分在辛庄地区界内,使辛庄镇域内的海河变为了故道,辛庄地区的漕运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,养船户也随之减少,昔日辛庄地区繁忙的漕运景象已成为了历史。

每一天,为明天!

更多精彩往下看!

最新优秀公众号推荐:

最美辛庄zuimeixinzhuang辛庄宣传直通车xzxcztc

辛庄体检中心xztjzx_jn辛庄镇社区xzzshequ

辛庄劳服中心xzldbz辛庄创意产业园xzcyzx

津南团区委jntw022 津南区妇联jinnanqufulian

双港就业创业超市sg58010578无瑕帮wuxiabang123

津南招商引资办jnzsyzb

当您读完这篇文章后,你有两种选择:

1.你可将它传扬出去,传播一些积极的信息,让世间多一点爱;

2.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,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。
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
投资指南

... 更多

投资大场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大场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大场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大场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大场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大场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51-2002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51-2002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产业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